2017/11/21 新港 台南11號大豆 (青仁黑豆),每甲地16.5萬

台南11號改良自台南3號,抗白粉病,增加產量,每分地300公斤。
春作2月播種,秋作8月中到9月底(白露)播種
新港農會收購價NTD40/公斤,由農會處理農藥、收割,政府補貼4500元/分地,補貼可能提到到6,000元/分地。
每甲地 30,000x40+45,000=16.5萬
新港鄉農會委託大同醬油廠代工醬油,由新港鄉農會銷售,今年預計增加【黑豆茶】產品。
2016年新港契作100甲,因颱風因素,收成36甲。

陳永華於2000年獲聘總幹事,服務新港鄉農會已16年,上任後從農地利用、組織整合、產銷經營、培育訓練、友善環境5大面向著手,積極輔導農友種植優質、安全健康的蔬果,輔導上軌道後,再和農友契作、開發商品行銷,去年12月成立「安心首選農產供應平台」,以「蔬活力」、「好室物」兩個品牌提供當季蔬果,讓消費者在選擇上更安心。 陳永華表示,近幾年食安風暴頻傳,如食用油、加工食品一再出包,連農產品都有農藥殘留疑慮,引發消費者不放心,因而積極推動安心農業,建置藥檢室替農民把關,有時也不定期派人抽檢,層層把關下,讓品質、供貨穩定。 新港農會經營績效排名嘉縣第一、資產雄厚,對地方政治有舉足輕重影響力,此次陳永華拚總幹事5連任,被外界看好的他坦言仍備感壓力,因為好還要更好,才能對得起農民、員工的肯定與支持。 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70210000528-260107

青仁黑豆台南11號每公頃產量3080公斤 比台南3號高出近3成

據農糧署資料統計,大糧倉計畫中,作為主力之一的大豆預計在109年增加一萬三千公頃,其中以中南部各五千公頃為目標,為增加農民種植意願,台南農改場研發以現有的台南3號為母本,研發出新種的台南11號,負責育種的台南農改場研究員吳昭慧指出,新的台南11號每公頃產量可達3080公斤,較現有的品種高出28.7%,成熟期的落葉性也十分良好,很適合機械化採收,且它的抗氧化能力好、抗病性與產量提升之下,更適合做有機種植,除了有機補貼,種植農民更能從每公頃的種植中獲益120000元以上,十分具有吸引力。 https://www.newsmarket.com.tw/blog/97084/